第(2/3)页 这里土质好的话,还会成荒地吗? 嘴上都说这里的地开荒出来也是劣等地,还偏要种适合水田的水稻。 她能怎么办?她又不是神仙,挥挥手就能让亩产提高。 “就当买了个经验教训,不同的地,有各自适合种的作物。不是说良田就一定能种出高产,劣地就一定种不活庄稼……好在没多久就过年了,挨过冬,明年开春我借你们粮种,一起种红薯、土豆吧!” 她已经教不少村民用红薯、土豆磨粉做红薯粉、土豆粉了。 吃法花样多,到时候再拉些去集市卖,卖了换米面,餐桌不一样丰富多彩? 村民听她这么说,抹抹眼泪,只好如此了。 从这件事上,他们得出一个结论:凡是听村长的准没错! 得知家里近段时间要收粮, 二郎跟夫子告了个假,搭老伯的马车回来了。 老车夫自从替徐茵拉了几次茶树苗,又帮她给二郎捎了几次东西,已然成了希望村的常客。时不时拉一趟货来这儿卖,能赚不少钱。 村里人也都欢迎他,不必再起大早走半天去隔壁镇赶集了。而且老车夫时而跑县城,拉来的杂货比镇上丰富得多。 徐茵喜闻乐见这个双赢的局面。 她甚至思忖,等需求再大一些,就在山脚盖间小瓦房,开个杂货店。问车夫进货,摆在店里卖。 这么一来,村里人缺点什么,不必眼巴巴地等车夫拉货来了。 不过这个不着急,目前先解决温饱问题。 二郎回来秋收,徐茵见他清瘦了不少,固然有抽条的原因,但读书也是真辛苦,听他说每天至少学习六个时辰。 徐茵听了不禁心疼,才七岁就得这么学呀?那往后岂不是更苦? 难怪有科考考到一半累晕病倒了被抬出来的传闻。 “二郎,读书固然要紧,但身体也要经常锻炼。” 徐茵给他煲了个药膳调理身体,还教他做后世的广播体操。 “大嫂,这是什么武术?好奇怪啊!哈哈哈哈!” 徐茵幽幽睇了他一眼:“你还想不想有健康的身体了?” “想想想!” “那就好好学!三妹也来,跟着你哥一块儿学!还有你们这些小家伙,愿意的一起来,对身体有好处哦!学了不吃亏!学了不上当!” 就这样,徐茵每天早上带着村里这帮萝卜头做起了广播体操。 她边喊口令边示范。 孩子们在底下照着她做。 第(2/3)页